photo by syed_ikhwan
「過動症」的全名是「注意力缺乏 過動症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(ADHD)。
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(APA)出版的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ADHD 的主要病徵是:(1)注意力散渙(inattentive)或 注意力缺乏(Attention-deficit);(2)過動(hyperactive或hyperkinetic)和(3)衝動(impulsive)或 不能控制行為。
有許多家長問我:「Dr. Hsu , 我們家小孩學校成績不好,而且老師常說他淘皮搗蛋。學校要我們帶他去檢查,看他是否有過動症。要怎麼辦?」
不過又有家長問:「怎麼好像患有ADHD的小孩越來越多?我們小孩班上有好幾個小朋友在吃藥!」
A. 到底多少孩童有ADHD?
根據報導,台灣新北市最近進行國小二年級學童篩檢和免費診斷評估,
發現這年齡層的ADHD盛行率為 8%。
美國疾病防治局(CDC)的報告如下:
4-17 歲孩童 ADHD 盛行率 11 % in 2011
9.5 % in 2007
7.8 % in 2003
男孩 13.2 %,女孩 5.6 % (2011)
B. 因為盛行率逐年升高,有人質疑目前診斷ADHD的標準是否有問題?
我認為應由三方面來看這個問題:
第一,因為家長學校較為注意ADHD,所以有些本來被打入放牛班的小孩得到平反,發現他們並不笨,只是需要特別的照顧。(More awareness 警覺性增強)
第二,可是一些有其他生理和心理因素而引起問題的小孩,被"方便"的列為ADHD,因此延誤或喪失解決真正起因的機會。(Over-diagnosis 診斷過度)
第三,仍然有一些真的有ADHD的小孩,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,而被認為「懶惰」或「不聽話」。他們未能獲得應有的協助和治療。(Under-diagnosis 診斷不足)
C. 如何診斷ADHD
要診斷一個小孩是否有ADHD 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只能根據臨床診斷。目前沒有血液檢驗可查,腦部CT(電腦斷層攝影)或 MRI(磁場共振影像)也不能告訴我們這個人有ADHD。
診斷ADHD 要經過這些步驟:
1 . 由醫生做詳細檢查,確定沒有其他身體和健康問題,可能引起類似的症狀。
2 . 收集最近和過去的病歴,學校記錄和成績,提供身心科專家參考。
3 . 身心科專業醫療人員和家長,老師、課外活動指導員等會談。
4 . 由父親、母親、每位老師分別填寫回答ADHD評估表(ADHD Rating Scale)
5 . 身心科醫生專業人員做詳細檢查和會談後,決定是否符合ADHD診斷條件。
D. 下列為ADHD症狀 和 診斷的要素 :
被診斷有ADHD的孩童 需要有至少六項症狀,且持續六個月以上;同時症狀出現要在七歲以前;發生症狀的場合要在兩種或兩種地方以上(例如:在學校、或公共場合及家裡);更重要的是,因而明顯造成社會、學業、或職業功能受挫或障礙。必須要符合這些條件,而且不是因為其他身心疾病引起的,才能確認為ADHD。
(一)注意力不足
1. 常忽略細節,在學校功課、或其他活動中粗心犯錯。
2. 做作業或遊戲時不能持久、專心。
3. 常常聽而不聞。
4. 常常不聽從指示,而無法完成學校功課或該做的事。
5. 往往不能完成一些需要按步就班的工作或活動。
6. 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。(例如:學校作業、家事等)
7. 常弄丟東西。(例如:玩具、書本或文具等)
8. 容易分心。
9. 健忘。
(二)過動
1. 時常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。
2. 坐不住。
3. 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。
4. 上課無法安靜聽講。
5. 沒有辦法持續做完成一件事。
6. 多話。
(三)衝動
1. 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時就搶著說答案。
2. 在需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。
3. 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。
4. 常常無法控制情緒。
E. 其他可能類似或伴隨ADHD的生理和心理問題:
學習或語言問題 Learning or language problems
情緒問題 Mood disorders (例如憂鬱症 或 躁慮症)
癲癇Seizure disorders
視力或聼力問題Vision or hearing problems
妥瑞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
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s
甲狀腺功能障礙Thyroid disorder
呵藥Substance abuse
腦部受損Brain injury
下一篇再來談 ADHD 的治療!